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

保險 , 心理學&生物學上的觀點




  1. 保險制度是社會的利他機制!
    財務智商》保險制度是社會的利他機制

    ‧何宗懿 2007/06/26
    保險體系其實是建立在一個「利他」的起點上,走向「利己」的終點。我們也可以從分散風險的意涵來想,分散風險的另一面其實是很嚴肅的共同承擔,共同承擔就是「利他」最基本的概念。


    我們大多數的人大概都想當然耳認為自己了解保險機制的功能,反正就是自己發生意外時,能夠有一筆錢安家,讓自己的家人可以有經濟的保障;或者利用保險金融商品的節稅功能,做遺產稅的規劃,可以將自己一生辛苦所得,留給自己的家人。表面上看起來,保險商品的這些功能都是從「利己」的角度出發,讓自己的獲利最大。
    「利他」才是保險機制的起點


    不過,保險機制的實際運作上,投保的基本條件是要健康的人,也就是說,是在沒有危害保險基金公平性的前提下,才能購買保險商品。如此龐大的保險體系,要靠千千萬萬的人共同去維持保險互助基金是活水,讓已經出險的人可以得到救助。因此,保險體系其實是建立在一個「利他」的起點上,走向「利己」的終點。我們也可以從分散風險的意涵來想,分散風險的另一面其實是很嚴肅的共同承擔,共同承擔就是「利他」最基本的概念。


    我認為,談「利己vs利他」談得最好的道德哲學家是,寫「自私基因(Selfish Genes)」的作者道金斯(Richard Dawkins),他同時也是生物學家,在他大量對生物界觀察與研究的心得裡,他得出一個結論:利他是為了達成利己的目的。理由是,如果一個生物只靠利己的心態與行為在生存,物競天擇之下,族群裡最後只會剩下最強的一個生物,但這樣卻會更容易導致自己與族群的滅亡。唯有靠彼此團結,維持族群的集體力量,才會讓自己更能有與環境或其他族群競爭生存的機會,所以,利他其實是為了利己的目的。


    如此,打破了利他或利己的二分性;也就是,我們不必認為利他就可能危害自己的利益,反之,也不會因為利己,就忽略利他的重要性。

    「利他」是為了「利己」的目的

    我有一個小故事,讓我比較從利他的角度來看保險的功能。在我回台灣前不久,有一位美國金融業的鉅子,在他死後,將他的遺產捐了一千三百萬美金給劍橋;其中九百萬給劍橋的中小學,三百萬給他讀書的學院,另外一百萬給劍橋大學。他捐款的理由是,他自己在劍橋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是對他的人生卻很具啟發性;而如果他希望劍橋大學繼續能保持優異的水準,一定是需要錢去維持。

    這個捐贈的邏輯很簡單,不難理解,難的是親力執行。捐款的行為表面上看來是一個利他的行為,但是,替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,讓社會有永續經營的能力,其實結果最終是利己的。同理,健康的人購買保險,其實是在為其他可能比我們自己先發生危險的人準備理賠金,讓他們在發生意外時,經濟責任得以繼續。不過,如果那個先發生風險的人是我自己,我也要靠保險機制去替我取得來自別人對我的理賠金的貢獻。

    從宏觀的角度看整體社會的發展

    我們對於社會的發展應該要從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,自己好而別人不好,自己可能也不會多快樂。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給我們的警告。因為,當貧富差異太懸殊時,可能會鼓勵無產階級革命,而無產階級手中沒有任何權力,最後就可能用暴力革命。利用保險的利他機制,讓別人可以獲得我們的關心,但是,當我們自己有風險或危險時,也會受到別人的關心。

    保險金融體系的運作,是由壽險規劃師提供一些人生財務需求思考的導引,讓一個人對於其一生的歷程都做一些深刻的思考。例如,子女未來教育的問題,要怎麼去準備他們的學費;自己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;或者萬一自己發生不幸時,父母該怎麼安置。這些生命的面向,其實都是一種利他的思考。因為,如果這些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責任,不是由我們自己做妥善的規劃,一定就會是社會上其他的人的成本。

    人身保險是與貧窮作戰的武器

    想像年老時,沒有錢,流落街頭;想像一個人萬一發生意外時,遺留下的配偶必須獨自承擔起原來兩個人共同承擔的經濟責任,有的妻子不得已從事特種行業,有的先生意志消沉不能工作,小孩子的生活與教育都受會到衝擊;這些悲劇故事,時有所聞。但是,如果在自己經濟責任重大時期,都透過人身保險的利他機制,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。就可以有效地提升社會人口的品質與快樂幸福的指數,對大家都很好。換句話說,我們也可以把人身保險看成與貧窮作戰的武器之一。

    表面上看來,利他好像是一個很崇高的境界,一般人很難達到那樣的境界。不過,如果認知到,人身保險體系就有利他的功能,而且,也有利己的實質意義,那麼,好好規劃自己的保單就太有價值了。

沒有留言: